相傳,華夏始祖黃帝生前有兩件寶物,一是神馬駒,二是金缽盂。神馬駒是他的坐騎,他每天騎著它到民間巡訪、視察,他教導(dǎo)人們知禮儀、重教化,還勸誡人們善漁獵、勤農(nóng)耕。金缽盂是他手持的一件器皿,里邊裝滿了麥、黍、稻、谷各種農(nóng)作物種籽,他每到一處,見有饑荒,便賜予各類種籽,灑播田間,盡解民間饑荒,人們感恩不盡。
黃帝死后,遺體葬入橋山,人們感謝神馬駒與金缽盂,也把它們陪葬于黃帝靈旁。
黃帝雖死,但其英靈不散,照舊跨神馬、持金缽,遍訪沃國大地,教民尚禮,濟民饑困。凡遇天旱者,他立即馳神馬以示龍王,著令速降甘霖,以潤莊禾;凡遇有饑荒者,他立即傾缽中之粒,布谷種于田間,使五谷豐登,糧粟充盈,沃國人民感恩戴德,于是村村建廟祭祀,香火遍及沃國大地。數(shù)百年來,曲沃的古村落,幾乎村村建有黃帝廟,人人敬拜黃帝神,皆由此來。
后來,官府見民心皆向黃帝,便興資于橋山頂黃帝神塚前建起一座黃帝廟,并于廟東側(cè)峽峪中修建千層石階,裝石欄于階旁,鑿天梯于峰頂,搭石橋于斷莊,供朝拜者平安攀登,拾階而上。于是人們蜂擁而至,常年登山頂禮膜拜。朝拜中往往會有老弱婦孺,他們雖也虔誠無比,卻又體力不支,難以登峰,只好在山下叩拜,因不能親睹黃帝神容,甚感遺憾。官府見此,又興資于山腳下建起一座同山頂一模一樣的廟宇,專供年老體弱者就近朝拜,于是便有了下廟。后來這里住上了人家,成為一個小村,村名就叫“下廟神”。
廟宇建好后,橋山愈發(fā)神奇秀麗,山頂石縫中常年清泉奔涌,水流淙淙,山前山后翠柏自石隙間冒出,弓直虬曲,茁壯生長,滿坡的山草碧綠蔥籠,仿佛給橋山蓋上了一層綠絨絨的錦被,更有那云蒸霧繞,清氣飄渺,人們登臨山頂,常有升入天宮仙境般的感覺。
因山頂香火旺盛,游人驟至,官府又使廟祝數(shù)人居廟中常年守護。為使游人飲水方便,又于廟后鑿一水池,廟前鑿兩口水井,以作汲水之便。 不想自鑿好后,那水池終年積水不溢不減,井中之水也恰至井口,尤論取走多少便會立即恢復(fù)原狀,又從不外溢,于是人們便將水池稱作“天池”,水井稱為“滿水井”,對此奇觀更是驚詫不已。
人們敬仰黃帝,自然忘不了黃帝身旁那兩件濟民救困的寶物神馬駒與金缽盂,于是神廟修好后,又于西側(cè)巨石前豎一神碑,上書:供奉神馬駒之位;于東側(cè)巨石前也豎一神碑,上書:供奉金缽盂之神位,從此,民間便留傳下橋山西邊耳朵里藏著金馬駒,東邊耳朵里藏著聚寶盆。很早以前,居住在北山腳下的喬麓莊、下廟神、萬戶、楊談、酸棗、疙塔、神溝一帶的許多村民都傳說著,夜間外出,親眼見一神馬,自山頂奔馳而下,一道金光,倏忽不見;而那滿山的翠柏更是聚寶盆所致,因為人們常有將山上柏樹挖回植于墳瑩中,以求用橋山之仙氣庇蔭自家之后世的愿望,然而無論是誰,凡移栽者無一株能活,于是人們對這兩件寶物更覺神圣之至。
橋山的這兩件寶物驚動了南蠻子。傳說南蠻子乃蚩尤后裔,當年蚩尤侵擾中原一帶,黃帝為救中原百姓,率眾與蚩尤在涿鹿大戰(zhàn),蚩尤大敗。蚩尤死后,其后裔南遷,流躥至長江以南,繼續(xù)過他們的蠻荒生活。后來他們聽說中原一帶益發(fā)富庶,國無變亂,民無饑荒,便結(jié)伴北行,涉水而渡,漸來至曲沃一帶,見這里百姓安寧,物阜民康,俱驚羨不已。后來他們打聽到橋山東側(cè)巨耳中有一聚寶盆,皆因此物,讓沃國大地豐盈尤比,于是他們貪心驟起,決定鑿開東耳,盜走聚寶盆。
一天晚上,月黑風(fēng)高,他們攜鐵鑿、鋼斧,摸上橋山,找到東邊那塊巨石,便動手砍鑿起來。至天亮前,巨石晃動,眼看就要被撬開,突然一聲驚雷自天而降,巨石轟然炸開,碎石飛濺,數(shù)十個南蠻子頓時被炸得血肉橫飛,全部慘死在山頂。人們聽說后,俱感黃帝威嚴神圣不可侵犯,不過從此東邊山側(cè)沒了那塊巨石,橋山頂部少了那只“左耳朵”。
曾有詩嘆曰:
北麓山中橋岳峰,妙如人腦凌云空。
神馬西耳藏金身,寶盆東耳隱石中。
南蠻貪寶盜左耳,從此山頭留單聰。
鄉(xiāng)民睹此多嗟嘆,終將貪念棄難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