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典源] 《史記·魏世家》:“魏君(文侯)賢人是禮,國人稱仁,上下和合。”《國語.韓趙相難》:韓向魏借兵伐趙,文侯曰:“寡人與趙兄弟,不敢從”;趙又索兵以攻韓,文侯曰:“寡人與韓兄弟,不敢從。”事后,兩國才知道魏文侯是以此來替自已講和,于是都來朝見文侯,結(jié)成魏、趙、韓“小聯(lián)合”。故而《國語》說:“三晉合而秦弱,三晉離而秦強。”魏惠王志大才疏,即位執(zhí)國,破壞三晉“小聯(lián)合”,把魏國引上了下坡路。
?。鄣淞x] 《呂氏春秋·不屈》對魏惠王志大才疏,窮兵黷武,招致國衰,做出了這樣的評價:“當惠王之時,五十戰(zhàn)而二十敗,所殺者不可勝數(shù),大將、愛子有禽(擒)者也。大術(shù)之愚,為天下笑,得舉其諱。”
?。鄣鋵崳? 魏惠王公元前369年即位,于第二年即敗韓于馬陵(在河北大名縣東南),敗趙于懷地(在河南武陟縣西),破壞了三晉小聯(lián)合。之后,對韓、趙不斷用兵。公元前353年攻趙邯鄲,于第二年攻克邯鄲。“趙請救于齊,齊使田忌、孫臏救趙,敗魏桂陵(在河南長垣縣西北)。”公元前350年,歸趙邯鄲,于公元前341年又發(fā)兵攻邯鄲,趙告急于齊。齊宣王用孫子計,救趙擊魏,敗魏于馬陵(在河北大名東南),虜太子申,殺大將龐涓。魏馬陵敗北的第二年,秦、趙、齊合兵伐魏,秦大將商鞅用計,魏將公子卬中計,兵敗安邑,失去河東。魏經(jīng)過這幾大戰(zhàn)役,損兵折將在三幾十萬人以上。從此魏國走上下坡路,一步步走向了衰亡。難怪人們說,魏惠王志大才疏誤國弱國,最終遭致失國。